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 我們已更新並將定期更新我們的隱私權政策,以遵循該個人資料保護法。請您參照我們最新版的 隱私權聲明。
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。如需了解更多關於本網站如何使用cookies 請按 這裏。
在照顧的日子裡,我們總是需要面對許多的選擇。但最難的,往往是:「我們能不能在守住安全的同時,也守住一個人的尊嚴呢?」這些問題,會考量每個人的個人化而有所差異。但在清福,我們願意相信:理解,是照顧真正的起點。
自兩年前啟動「減少約束」的照護行動,從理解長輩的真實需求出發,堅持以信任與陪伴取代束縛,努力讓每一位長輩活得更有尊嚴,到如今已有超過250位解除約束工具的使用,重新獲得自由。
溫柔的照顧,從一個「為什麼」開始
王奶奶剛來清福時,因為生病導致無力的關係,坐在輪椅上時,幾乎需要藉由約束帶才能支撐著身體;加上轉換新的環境,讓她還不熟悉的狀況下,經常會有躁動、傷害自己與他人的焦慮行為,因此,在當時的情境之下,使用約束成為當時我們唯一能守護她安全的方式。
其實我們都知道,這樣的保護並不能達到真正想要的方式,當我們對奶奶有更深的認識時,我們開始想:是不是有別的方式,可以不要再讓她這麼不舒服?我們從更深的地方開始往內問:「她需要什麼?她是否感覺到不安?」
我們研究可以利用輪椅本身的安全扣,防止奶奶突然地起身走動,也幫奶奶加入下肢肌肉的訓練運動,讓她在想要起身時,能有比較穩定的支撐。當少了胯下那一塊布後,給她熟悉的歌聲、陪伴她的眼神,她的情緒開始穩定了,甚至,偶爾會主動伸手和我們握手、能配合生活作息,也不再抗拒提供的幫助。
撤掉的不只是限制,更是那份日復一日的無力感
提及開始導入減少約束的過程,清福照服組長表示:「我們就一直在思考啊!看有什麼方式能讓長輩舒服一點?因為我們也不希望長輩一直使用約束工具。後來機構長和我們一起研發老Baby手套、貓貓拳手套,都是我們請同仁裁布、車縫做的。」
用輪椅安全扣環取代三角帶、用床欄安全繩取代腹部固定帶,每一個月重新觀察工具的使用情形、三個月重新做一次工具的評估。只要有一絲可能,我們就願意再陪伴、再嘗試。
清福照服組長也回饋:「工作人員省下很多使用約束工具的時間,能把節省下來的時間,幫長輩整理服裝儀容、環境清潔、準備生活用品等工作。長輩少了這些限制的感覺,情緒也變得更加穩定。」
我們做的,是讓每一位長輩一點一滴重新走回生活之中。
鬆開束縛,也打開了彼此的心
當我們一點一滴鬆開曾為了安全而使用的工具,才發現,真正被困住的,不只是長輩的身體,還有她們的情緒與尊嚴,也包括照顧者內心的焦慮與擔憂,甚至是家屬對未知風險的恐懼。曾經以為的防護,其實在無形中成了彼此之間的距離。
而現在,用陪伴取代保護、用觀察取代慌亂、用時間等待信任的萌芽——我們看見長輩願意主動伸手、微笑、靠近人群;照顧者也不再只是任務的執行者,而是能與長輩真實連結的陪伴者。
最讓人動容的,是家屬慢慢卸下心防,從一開始的質疑與擔心,到後來紅著眼眶說:「我媽媽是一位善良的人,當我看見她身上使用工具被限制身體時,我感覺很難過。但是當人員對她熟悉、了解需求後,媽媽不需要使用這些工具,回到溫和的狀態時,我真的很感動。」
減少約束,不只是改變了一種照顧的方式,更打開了一道門,讓長輩、照護者與家屬之間,有機會重新認識彼此、相信彼此,也重新相愛。

照顧,是日復一日的選擇
清福實行「減少約束計畫」已經兩年了,在眾多同仁的努力下,成功減少250人使用約束,對於我們而言,都不是一個數字,而是每一天共同完成的溫柔行動。
我們陪長輩動手吃飯、走熟悉的路、唱記得的歌、參與想參與的活動。在清福,我們重視長輩的自主權,選擇不只是照顧生活,更照顧一個人存在的方式。未來的路還長,但我們會走得溫柔,也很堅定,因為我們相信——少一點限制,多一點理解,就是愛最溫柔的樣子。

自兩年前啟動「減少約束」的照護行動,從理解長輩的真實需求出發,堅持以信任與陪伴取代束縛,努力讓每一位長輩活得更有尊嚴,到如今已有超過250位解除約束工具的使用,重新獲得自由。
溫柔的照顧,從一個「為什麼」開始
王奶奶剛來清福時,因為生病導致無力的關係,坐在輪椅上時,幾乎需要藉由約束帶才能支撐著身體;加上轉換新的環境,讓她還不熟悉的狀況下,經常會有躁動、傷害自己與他人的焦慮行為,因此,在當時的情境之下,使用約束成為當時我們唯一能守護她安全的方式。
其實我們都知道,這樣的保護並不能達到真正想要的方式,當我們對奶奶有更深的認識時,我們開始想:是不是有別的方式,可以不要再讓她這麼不舒服?我們從更深的地方開始往內問:「她需要什麼?她是否感覺到不安?」
我們研究可以利用輪椅本身的安全扣,防止奶奶突然地起身走動,也幫奶奶加入下肢肌肉的訓練運動,讓她在想要起身時,能有比較穩定的支撐。當少了胯下那一塊布後,給她熟悉的歌聲、陪伴她的眼神,她的情緒開始穩定了,甚至,偶爾會主動伸手和我們握手、能配合生活作息,也不再抗拒提供的幫助。
撤掉的不只是限制,更是那份日復一日的無力感
提及開始導入減少約束的過程,清福照服組長表示:「我們就一直在思考啊!看有什麼方式能讓長輩舒服一點?因為我們也不希望長輩一直使用約束工具。後來機構長和我們一起研發老Baby手套、貓貓拳手套,都是我們請同仁裁布、車縫做的。」
用輪椅安全扣環取代三角帶、用床欄安全繩取代腹部固定帶,每一個月重新觀察工具的使用情形、三個月重新做一次工具的評估。只要有一絲可能,我們就願意再陪伴、再嘗試。
清福照服組長也回饋:「工作人員省下很多使用約束工具的時間,能把節省下來的時間,幫長輩整理服裝儀容、環境清潔、準備生活用品等工作。長輩少了這些限制的感覺,情緒也變得更加穩定。」
我們做的,是讓每一位長輩一點一滴重新走回生活之中。
鬆開束縛,也打開了彼此的心
當我們一點一滴鬆開曾為了安全而使用的工具,才發現,真正被困住的,不只是長輩的身體,還有她們的情緒與尊嚴,也包括照顧者內心的焦慮與擔憂,甚至是家屬對未知風險的恐懼。曾經以為的防護,其實在無形中成了彼此之間的距離。
而現在,用陪伴取代保護、用觀察取代慌亂、用時間等待信任的萌芽——我們看見長輩願意主動伸手、微笑、靠近人群;照顧者也不再只是任務的執行者,而是能與長輩真實連結的陪伴者。
最讓人動容的,是家屬慢慢卸下心防,從一開始的質疑與擔心,到後來紅著眼眶說:「我媽媽是一位善良的人,當我看見她身上使用工具被限制身體時,我感覺很難過。但是當人員對她熟悉、了解需求後,媽媽不需要使用這些工具,回到溫和的狀態時,我真的很感動。」
減少約束,不只是改變了一種照顧的方式,更打開了一道門,讓長輩、照護者與家屬之間,有機會重新認識彼此、相信彼此,也重新相愛。

照顧,是日復一日的選擇
清福實行「減少約束計畫」已經兩年了,在眾多同仁的努力下,成功減少250人使用約束,對於我們而言,都不是一個數字,而是每一天共同完成的溫柔行動。
我們陪長輩動手吃飯、走熟悉的路、唱記得的歌、參與想參與的活動。在清福,我們重視長輩的自主權,選擇不只是照顧生活,更照顧一個人存在的方式。未來的路還長,但我們會走得溫柔,也很堅定,因為我們相信——少一點限制,多一點理解,就是愛最溫柔的樣子。
